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降价8万,续航超500km,特斯拉拼了
- 2、到底有多香?特斯拉又降价了,下调1.4万,买车趁现在
- 3、下半年价格战蔓延,特斯拉再度官降,消费者买车有福了
- 4、特斯拉还要降价?马斯克已经松口了,网友:这是上瘾了?
- 5、又又又降价!特斯拉几次三番降价究竟为了啥?
降价8万,续航超500km,特斯拉拼了
月1日,特斯拉中国官网突然显示,中国制造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降价165万元,补贴后售价降至299万元,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降价415万元,降至30.99万元。
很多人估计还记得,早在几年前(2019),一块400公里NEDC续航的电池组要价差不多6万,500公里的电池要8万多,所以那时候的纯电动车是根本没办法做便宜的。
咱们查一下特斯拉近几个月的销量就能发现,其实特斯拉这次连续两次降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竞争压力增大,想通过降低价格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。
到底有多香?特斯拉又降价了,下调1.4万,买车趁现在
1、月13日,在重庆万象城,特斯拉体验店迎来了焕新开业,以全新特斯拉实验室主题店的形式与我们见面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门店是特斯拉在重庆继人和特斯拉中心魔幻工厂主题店、光环购物公园环保主题店之后,又一全新的主题门店。
2、根据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,从8月14号(也就是今天)开始,Model Y长续航版的起售价从原来的339万调整到299万元,高性能版的价格从339万调整到399万,两款车型均有4万元的降价幅度。
3、而针对Model 3后轮驱动版的“现车”,特斯拉则提供了8000元的保险补贴,在2023年8月14日(含)至2023月9日30日(含)期间完成交付、且通过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的车主,方能享受保险补贴。
下半年价格战蔓延,特斯拉再度官降,消费者买车有福了
1、此番,特斯拉再度官降,很有可能复制今年上半年的“价格战”走势,但至于降价的猛烈程度,则有待观察,毕竟特斯拉力度小了很多。最后,降价对于消费者而言,应该算得上一件好事儿,近期有相关购车需求的朋友,可以留意一下哦。
2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新一轮的“价格战”在最近悄悄地打响了,没买车的消费者可是有福了,纯电动里的领头羊特斯拉也参与了其中。
3、说到降价和纯电动车,当然少不了特斯拉。据悉特斯拉针对购买全新Model S和X两款车型的用户,推出5万至5万元不等的优惠福利活动。说实话,对于一百几十万的Model S和X来说,这几万元优惠确实没有太大吸引力。
4、上半年才吃了一轮“价格战”的苦,下半年“金九银十”还没到,但是新一轮的价格战已经开始打响了。8月14日,特斯拉官方发布消息,特斯拉Model 3 推出现车8000元限时保险补贴。
5、最新消息,Model Y长续航版和性能版直降4万,降价后的售价分别为299万和399万。当然,Model 3也没闲着,给出了现车8000元的限时保险补贴。特斯拉带头降价,可以说是价格战始作俑者的最新表态。
特斯拉还要降价?马斯克已经松口了,网友:这是上瘾了?
月20日,马斯克在特斯拉第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特斯拉有可能继续降价。特斯拉股价应声下挫,跌幅一度超过4%,看来降价这个事儿还真不是人人都喜欢。
在7月份特斯拉2023 Q2财报会上,马斯克曾表示:“如果宏观经济继续下行,特斯拉将不得不继续降价。”8月4日,香港地区的特斯拉车型也进行了一轮降价,主要涉及Model 3和Model Y车型,降价幅度约为6%—12%。
对于新一轮的降价,特斯拉中国也给出了回应,他们对外宣称:“本次降价,是出于给予消费者更多福利的考量;而特斯拉一直以来也坚持基于成本定价,在成本控制基础上、最大化让利给消费者。
最近,特斯拉在美国降价的消息再次引来热议。根据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,公司全系产品降价,其中Model S/X均降价5000美元(约合人民币43万元),这也是特斯拉美国市场今年以来的第三次降价。
又又又降价!特斯拉几次三番降价究竟为了啥?
咱们查一下特斯拉近几个月的销量就能发现,其实特斯拉这次连续两次降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竞争压力增大,想通过降低价格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。
Model 3完全没有,就只是重。所以,这些有的没的,都是虚妄,是特斯拉为了抬高身价 ,制造高级感的营销噱头。如果对标通用和丰田,怎么会有人动心呢。不断降价的特斯拉,就是要依靠大牌打折的理念,吸引韭菜们上车。除了AP。
特斯拉连续讲解的背后,基于以下三点考量:一是为了跟燃油车竞争;二是说明特斯拉的产量起来了,用降价来换取市场;三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,产生规模效应。前几日特斯拉官方宣布了降价消息。
值得一提的是,特斯拉这次降价并非是像以往那样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而降价,此次特斯拉降价的原因,更多的是因为大量中国新能源品牌降价所导致。
首先,他避开了特许经销商模式,让特斯拉能够控制客户购车支付的最终价格。其次,他打破了行业惯例:传统车企会在每个车型年开始时设定价格,随后几年基本保持不变。